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eihang University

     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,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,首批进入“211工程”,2001年进入“985工程”,2013年入选首批“2011计划”国家协同创新中心,2017年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名单。学校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先导,强化基础性、前瞻性和战略高技术研究,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、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,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,科研总量不断扩大,科研经费人均位居全国高校第一。

    1、学校突出自主创新,强化协同创新,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,承担重大科研项目,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。建校60余年来,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,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。近年来,学校持续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,在航空动力、关键原材料、核心元器件等瓶颈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,多项标志性成果直接应用于国防建设。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,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。全面融入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,打造“环北航知识经济圈”,北航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。   

    2、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,强化技术转移机构全生命周期知识产权管理职能,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在知识产权申请、管理、服务、运营权责,统筹知识产权相关事务,实施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。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统计,2016至2018年,学校以转让、许可、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总金额达1931.4万元,四技合同总金额24.4亿元。

    3、凝练人才打造科技成果转化职业化团队,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的引进、培养和激励,依托工研院建设了一支涵盖技术经纪人、专利代理师、基金从业资格、律师的职业化团队,专职团队规模达到22人。

    4、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部署和安排,整合校内外资源,协同资产公司、校地合作平台、区域政府、产业、社会资本,共同推进成果转化,依托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、外地研究院、大学科技园异地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小试、中试基地。北航电磁兼容研究所打造CNAS、DILAC、军用实验室认可的十米法电磁兼容实验室,突破了系统级电磁兼容试验技术和自顶向下电磁兼容量化设计技术,形成“基础理论研究-关键技术攻关-重大装备研制-典型型号应用-行业应用服务”自主创新之路,相关成果获得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。